肺腺癌适合采用靶向轮换治疗的又一个理论知识
转自 果壳网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0276/
LKB1:帮细胞在逆境存活的抑癌基因
LKB1基因具有两大功能:作为经典的防癌卫士(抑癌基因),它可以抑制细胞增殖和阻止肿瘤发展;当环境压力较大,细胞感到“饥饿”时,它又能使细胞合理控制营养摄取、维持代谢和氧化还原稳态。
当LKB1发生缺失突变,肺癌细胞就摆脱了LKB1的束缚,有了快速增殖的能力,然而,LKB1缺失后,癌细胞也随之失去了在营养匮乏的逆境中的适应能力。那么问题来了,缺失LKB1的肺癌细胞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在逆境中生存下来呢?
我们打算先在小鼠身上看看,除去了LKB1基因后,肺癌的发病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如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我们可以在实验小鼠的肺泡细胞中改造LKB1或其它基因使其产生肿瘤。出乎意料的是,在不同的肺癌小鼠模型中,我们得到的结果不太一样。在Kras/Lkb1小鼠模型中,敲除LKB1不仅大大加速肿瘤进展,还使小鼠同时产生腺癌、鳞癌和腺鳞癌,而其它模型如Kras或Kras/p53小鼠,却只产生腺癌。
肺癌细胞的生存之道:穷则变,变则通
我们发现,Kras/Lkb1小鼠之所以会同时产生腺癌、鳞癌和腺鳞癌,其实是LKB1缺失引起了肿瘤可塑性 (Tumor Plasticity),导致腺癌向鳞癌发生转变。我们推测,这种肿瘤可塑性可能是缺失LKB1的肺腺癌细胞适应逆境生存的一种方式。
于是,我们借助基因芯片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比较了Kras/Lkb1小鼠肺腺癌细胞和鳞癌细胞中的代谢指标,发现腺癌细胞确含有较高水平的活性氧簇(即ROS)。ROS包括超氧离子和过氧化氢等,它的异常积累会导致DNA受到氧化性损伤、加速细胞衰老甚至肿瘤发展。事实上,降低腺癌中的ROS水平会抑制其向鳞癌的转变。由此可见,ROS的积累给腺癌细胞带来了“危机”,它却像孙猴子一样摇身一变,成了鳞癌,并因此谋取了另一条“活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