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这几个概念,何谈肿瘤免疫治疗?
最近几年肿瘤治疗领域什么东西最火?答案毫无疑问指向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在国内外的肿瘤患者、医学界、药厂、投资机构、新闻媒体等圈子,掀起了讨论和追逐的热潮:PD-1、PD-L1、CAR-T、生物治疗、肿瘤疫苗、基因疗法……一时间,各种相关的、不相关的中英文词汇,连篇累牍,激起濒临绝症的病友心底强烈的求生愿望。形形色色的肿瘤免疫治疗技术让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
不少肿瘤患者,对免疫治疗,盲目乐观、跃跃欲试;有的患者,甚至不惜重金、冒着生命危险,去尝试依然处于研发早期阶段的、连安全性都无法保证的“肿瘤免疫治疗新技术”。那么,肿瘤免疫治疗是什么?什么样的肿瘤免疫治疗是靠谱的?什么是不成熟的?什么是在大忽悠?
癌度将推出系列文章,综述肿瘤免疫治疗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带您遨游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知识海洋中,力争让每一个普通的患者、病属都能练就“火眼金睛”,不再迷茫!
一、免疫学基础
免疫的基本概念
1、免疫
免疫的英文是“immunity”,来源于拉丁文“immunitas”,其原意是免除差役,免除赋税。引申到医学的时候,一开始指免除瘟疫,即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认识首先就是从抗感染免疫开始,机体抗感染的能力被认为是人体的免疫能力。
免疫系统的重要生理功能就是对“自己”和“非己”抗原的识别和应答,以它识别和区分“自己”和“非己”抗原分子的能力,起着排异和维持自身耐受的作用。
图1 传统免疫系统对“自己”和“非己
免疫的现代概念指的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和效应,在健康和疾病条件下的免疫现象,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科学。
2、抗原
抗原的英文是“antigen”,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3、抗体
抗体的英文是“antibody”,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抗体的基本结构是一“Y”型的四肽链,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和轻链组成。重链和轻链之间以二硫键相连,组成一个轻、重链配对的对称分子。按照抗体重链C区的氨基酸组成和抗原特异性不同,抗体分为5个类别,即IgM、IgD、IgG、IgA、IgE。在同一类抗体中,又根据其重链抗原性和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不同,分为亚类。例如,IgG有IgG1-IgG4四个亚类。
4、免疫原性
免疫原性的英文是“immunogenicity”,是指抗原被T、B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BCR)识别及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的能力。
5、免疫反应性
免疫反应性的英文是“immunoreactivity”,是指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免疫系统及其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由免疫器官及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表1 免疫系统组成
2、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
免疫自稳: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表2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作用特点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全过程。免疫应答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类。
1、固有免疫
固有免疫又称为先天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即出生后就已具备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这种免疫不针对特定抗原,作用范围广,发挥作用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
2、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这种免疫只针对特定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耐受性和记忆性,作用较慢。通常包括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抗原提呈细胞。
图2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机制示意
3、运行机制和作用特点
人体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正常人体的血液、组织液、分泌液等体液中含有多种具有杀伤或抑制病原体的物质。主要有补体、溶菌酶、防御素、乙型溶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组蛋白、正常调理素等。这些物质的直接杀伤病原体的作用不如吞噬细胞强大,往往只是配合其他抗菌因素发挥作用。例如补体对霍乱弧菌只有弱的抑菌效应,但在霍乱弧菌与其特异抗体结合的复合物中若再加入补体,则很快发生溶解霍乱弧菌的溶菌反应。
当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进入到人体后,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首先发起进攻,将它们吞噬到“肚子”里,然后通过酶的作用,把他们分解成一个个片断,并将这些微生物的片断显现在巨噬细胞的表面,成为抗原,表示自己已经吞噬过入侵的病菌,并让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知道。
T细胞与巨噬细胞表面的微生物片断,或者说微生物的抗原,连着相遇后如同原配的锁和钥匙一样,马上发生反应。这时,巨噬细胞便会产生出一种淋巴因子的物质,他最大的作用就是激活T细胞。T细胞一旦“醒来”便立即向整个免疫系统发出“警报”,报告有“敌人”入侵的消息。这时,免疫系统会出动一种杀伤性T淋巴细胞,并由它发出专门的B淋巴细胞,最后通过B淋巴细胞产生专一的抗体。
杀伤性T淋巴细胞能够找到那些已经被感染的人体细胞,一旦找到之后便向杀手那样将这些受感染的细胞摧毁掉,防止致病微生物的进一步繁殖。在摧毁受感染的细胞的同时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细胞内的致病微生物结合使之失去致病作用。通过以上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免疫系统终于保卫住了我们的身体。
当第一次的感染被抑制住以后,免疫系统会把这种致病微生物的所有过程记录下来。如果人体再次受到同样的致病微生物入侵,免疫系统已经清楚地知道该怎样对付他们,并能够很容易、很准确、很迅速的做出反应,将入侵之敌消灭掉。
图3 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
感谢与癌共舞的前辈们,在这里学到不少治疗的知识。 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