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1]初来乍到
帮理一下:
一、目前对付癌症攻击性疗法也就是: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其中手术和放疗是局部手段,化疗和靶向是全身扫荡。
“右肺原发灶冷冻手术”应该是氩氦刀吧?腰椎放疗也放了;“培美曲塞+顺铂”化疗也化了;而靶向方面,EGFR无突变,希望大一些的是“VEGF 基因表达高”“CMET 可见扩增”。吴一龙又不是神仙,都治疗到这种程度了,你找他恐怕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而且之前的治疗也不符合吴一龙的思路,现在肿瘤病人太多,医生忙得够呛,所以说话没那么耐心。
二、之前的治疗也并非一无是处。冷冻手术至少是减轻了癌负荷,CA199:49.18->19.42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点。
“10CM拳头大小肿瘤”,或许是当时肿瘤压迫气管、迫切需要处理,而上的针对原发灶的冷冻手术?
CA125:39->45.37,是氩氦刀之后释放的死亡癌细胞短期增加、渗透并沉积到盆腔所致,这种现象在常规手术和氩氦刀之类的手术之中很常见。
三、冷冻手术只针对局部的右肺原发灶,对“L2腰椎转移”一带的癌细胞没太大帮助,所以后面癌细胞继续发展,“腰椎剧痛后就无法自己起床”也不奇怪。而腰椎放疗,同样也只是针对局部。
或许当初先上化疗或靶向好一些,化疗和靶向针对全身,有效的话不至于放任腰椎位置发展得那么严重。
四、腰椎放疗,化疗,然后发现腰椎突起,核磁共振发现了压缩性骨折。刚放疗过显然不能再放,局部处理想再杀一杀癌细胞的话就做了腰椎射频消融,估计医生是这么考虑的。还做了骨水泥。
五、目前国内的生物免疫治疗攻击力弱,只适合癌负荷极轻的情况,你们家肿瘤这么大,又有骨转移,生物免疫治疗显然属于杯水车薪。
不过如果钱多,手术后用生物免疫治疗提高一下免疫力,做一做也无妨,但成本确实太高,对癌细胞作用也不大。
六、有一个问题要特别注意,因为原发灶用冷冻手术处理过,通过影像来判断药物效果不一定准,最好能联合CEA等指标来综合判断。
比如“肿瘤有明显缩小,气管压迫也减轻了”,到底是化疗的作用、还是冷冻手术的作用、或是两者都有作用?如果化疗很有效,为什么还会背痛?
所以建议注意跟踪肿瘤标志物,个人建议关注CEA、CA153、CA199、CA125。虽然CEA在绝对数值上不敏感,但相对变化估计仍能反映病情变化。
七、靶向方面。
1、“VEGF 基因表达高”,可能主要方向在VEGFR靶点上,通常肿瘤尺寸大的情况VEGFR类药有效的概率会较大,“10CM拳头大小肿瘤”也符合这个特征。
VEGFR类药建议试阿西替尼。别把靶向的副作用想得那么可怕,靶向的副作用比化疗的副作用还是小不少的。而且才39岁,血管弹性应该尚可,估计抗血管生成类药的副作用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2、即使EGFR没有突变,但我觉得特罗凯和2992仍要考虑试一试,EGFR没有突变但EGFR类药有效的患者也是有的。即使只有防御效果也是好的,毕竟单靠VEGFR类药控制不了太久,如果能有2种不同靶点的药来轮换的话会好很多。
3、“CMET 可见扩增”。仅仅是“可见”,恐怕CMET靶点还不算主要方向,试CMET类药的话可能联特罗凯好一些。
|
|
|
|